診室安裝“竊聽器”?醫院:安裝的是拾音器
“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診斷室里安裝了“竊聽器”,
監聽頭醫生和患者的談話,這侵犯了我們的隱私權。”18日市民王先生打來電話反映。
王先生說,從18日上午開始,市第一人民醫院保衛科的工作人員,在醫生的診斷桌上安裝“竊聽器”。醫院共有40多間門診診斷室,包括內科、外科在內的八成以上主要科室的門診診斷室都安裝了“竊聽器”。
醫院保衛科科長劉先生指出,醫院在主要科室的診斷室安裝的并不是“竊聽器”,而是拾音器。“每年醫院都會發生很多例醫患糾紛事件,多數是針對醫生是否及時向患者行使告知義務而發生的糾紛”。劉先生說,在診室安裝拾音器,是為了在以后發生醫患糾紛時,方便向法院提供舉證資料。
劉先生表示,目前南方許多醫院為減少醫患糾紛,在醫生辦公室都安裝了
拾音器。據了解,大部分的醫療糾紛事件發生在患者就診后的10天至3個月內。根據這一規律,對醫患交流的錄音資料,他們每隔3個月將銷毀一次,銷毀前,醫院會對錄音內容嚴格保密。
在醫院這種公共場所安裝拾音器的做法,引發了患者和醫生的質疑。
皮膚科一名大夫說,診室安裝拾音器并不合適。像皮膚科、泌尿科、性病科等特殊科室,病人面對醫生常常沒有任何隱私可言,即使在親人面前都難以啟齒的話題也會一一道來,但此舉僅僅是為了治療疾病。“醫院除了提供良好的就診環境,更應該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”。
還有一部分醫生認為,辦公室里安裝了拾音器,讓他們感覺醫院不信任、不尊重他們。
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。他們均表示,在門診診斷室里安裝拾音器難以接受。家住老城區的張楊說,醫患之間的談話被醫院隨意收錄,侵犯了患者的隱私權,很不合適。
河南中冶律師事務所暢治平律師指出,目前沒有相關法律禁止醫院在門診診斷室里安裝拾音器,但隱私權是公民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,尊重并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,不僅是醫院的義務和醫生的職業道德,也是醫院及醫生的法律義務。
作者:峰火編輯部 修訂時間:2015-03-31 點擊:次
版權所有:本文內容首發于高保真監聽頭_監控拾音器_IP網絡對講機廠家-廣州峰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,請尊重作者版權,轉載請注明作者名稱和信息來源!